中國船企“暗戰”LNG船市場
2013-12-11 08:06:36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國內天然氣需求量持續攀升,能源巨頭先后簽署海外天然氣供應訂單時,作為液化天然氣(LNG)的專用運輸船舶,活躍在海洋工程領域的重工業公司在造船領域的競爭也越發慘烈。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近日獲悉,中海油正計劃在海洋氣田的天然氣生產項目上引進小型浮式液化天然氣生產儲卸裝置,而除浮式裝置外,中海油還將建造液化天然船舶。
中海油旗下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羅偉中稱,目前,中海油擁有滬東中華(位置 評論 新聞)制造的6艘LNG船(船型 船廠 買賣),該公司近日與BG Group聯手和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2+2艘LNG船建造意向合同,而若相關合同正式生效,中海油旗下的LNG運輸船也將達到10艘。
“目前計劃引進年產量為250萬噸以下的小型浮式液化天然氣生產儲卸裝置(FLNG),但對該裝置的相關計劃還在考慮中。”羅偉中說。
事實上,中海油在LNG領域持續發力時,其對LNG船隊擴張的野心還僅僅是LNG船舶市場短兵相接的一個縮影。
12月9日,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惠生海工(位置 評論 新聞)”)宣布,其Caribbean FLNG項目已進入上部液化裝置安裝階段,而這艘非自航駁(船型 船廠 買賣)船每日的液態天然氣的轉化量則高達6950萬立方英尺。
“在LNG船舶制造、海上油田鉆井等對技術要求更高的海洋工程領域,目前參與的公司也越來越多,未來很長時間內,這個市場的競爭也會更加激烈。”惠生(南通)(位置 評論 新聞)重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安文新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尖端技術對決
LNG船作為運輸零下163℃極低溫液化天然氣而設計建造的專用船舶,是業內公認的高技術、高難度、高附加值船型。此前,韓國造船企業幾乎壟斷了國際LNG船市場。
而隨著中國對進口液化天然氣的需求持續膨脹,涉足這一領域的中國船企也陸續將LNG船舶視為“掘金”的關鍵業務。
此前,中船集團旗下的滬東中華作為中國唯一具有制造LNG船經驗的船廠,多年來幾乎壟斷了國內市場,而隨著中國船企對尖端技術的陸續攻克,新的“搶食者”也加入了這場分羹大戰。
本報記者了解到,相比散貨船(船型 船廠 買賣)或集裝箱船(船型 船廠 買賣)制造,LNG船在設計、建造等方面的技術要求皆極為苛刻,包括基礎技術、設計技術、建造技術、管理技術及專用工程設計五大方面,其中,對超大型分段精度建造技術、總組和船塢總裝技術、船體焊接(產品庫 求購 供應)技術等建造技術的要求則最為核心。而在2008年中國交付第一艘LNG船“大鵬昊”之前,中國企業對LNG船技術的掌握則幾乎是一片空白。
“此前,中國公司大多依靠和外國公司進行技術合作來建造LNG船,但這種方式付出的代價非常高,往往一張設計圖紙就需要花幾千萬美元,這也逼著中國公司不得不進行自主研發。”一名船廠技術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說。
而為逐一攻破LNG船制造的核心技術,中國企業也先后在科研層面砸下了高額經費,上述船廠技術負責人透露,滬東中華此前為解決LNG船技術難題花費的科研經費就高達上億人民幣。
事實上,自主研發實現技術國產化還只是中國公司跨過這一技術門檻的方式之一,而為高效實現技術整合,以惠生海工為代表的民營企業則選擇了以“資源整合者”的角色搶奪市場份額。
本報記者了解到,惠生海工總承包的Caribbean FLNG項目采用的是EPCIC(設計、采購、施工、安裝、調試)模式,而項目中極為關鍵的液化天然氣裝置則采用了美國博萊克威奇公司開發的工藝技術,這也是該技術首次應用于浮式LNG裝置。
“惠生海工的FLNG項目采用的是總包交鑰匙模式,總包模式是一種非常有風險的商業模式,市場上也沒有幾家公司愿意承擔這種風險,但這種模式也能讓我們獲得更先進的技術。”惠生海工總裁杜恩·布魯(Dwayne Breaux)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說。
LNG船“暗戰”
值得注意的是,三星重工、大宇造船等韓國船廠在國際市場強勢擴張時,中國公司在LNG船市場的鏖戰也早已升溫。而以大連船舶重工(位置 評論 新聞)、熔盛重工(位置 評論 新聞 招聘)為代表的企業也為獲得更多訂單合縱連橫。
本報記者了解到,此前,中海集團液化天然氣運輸公司計劃訂造4+1+1艘175000m3LNG船,新船預計將于2015-2017年交付,交付后將租賃給中石化。而為獲得這一訂單,滬東中華、大連船舶重工以及江南造船(位置 評論 新聞)也對標的發起了正面爭奪。
事實上,隨著國內LNG船的訂單的接踵而至,船企之間的暗戰也還在繼續。今年年初,中海油就曾計劃在江南造船訂購2艘30000立方米小型LNG船,而年內至少還有一批16000立方米LNG船的訂購計劃。
“LNG船的建造比傳統造船行業的利潤要高,這也是催生造船公司不斷在這個領域加大投資的原因。”惠生(南通)重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魏華清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資料顯示,造船企業建造LNG船獲得的營業利潤率在15%上下,油船(船型 船廠 買賣)為10%,而集裝箱船則低于10%。
本報記者了解到,為擴大業務規模,惠生海工目前正計劃將其位于浙江舟山的基地進行擴建,項目總投資39.07億元,建設規模為2座長400米,寬39.5米船塢,3座碼頭及其它相應生產、生活輔助設施。投產后就可實現年產值10億元。